从年初一到年初十,给您带来一连十天的“2023视听观点”。
这都是我们对音响音乐与生活的用心思考,就这些观点您可能会有您独特的想法,期待您的留言哦!你的音乐菜单中有中国民乐吗?文/小路那年的春节前夕,笔者下班后乘地铁回家,快到站台的时候,耳边就响起了熟悉的旋律,听起来优美、平缓、温馨。
我意识到,地铁站正在播放广东音乐《平湖秋月》,那一刻,乘客伶仃的站台和音乐交织在一起,让我心中的一切阴霾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一刻,也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广州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笔者不禁暗暗给地铁公司点赞,真是太贴心了。
有一次在聆听《传承》这一民乐专辑时,我提起了这件事,朋友梁先生颇有感触,并且跟我讲起一件事,那年他去山东出差回到广州,正值新年期间,当他走进地铁站里,听到里面播放着广东音乐,于是有一种终于回到家的温馨感觉,身体的疲劳之感也烟消云散。
原来,笔者与梁先生的感受是如此相似。
我们为何要听音乐?也许这就是答案,从音乐中得到慰藉或者是快乐,也可能是共鸣……而不是满足于某种音效。
笔者对于民乐是有特殊感情的,小时候不知道哪时起,就无意中接受了民乐的熏陶,也许是从电台或者村里的戏剧队听来的吧,然后就像神曲一样印在脑海里,以至于小小年纪也会时不时哼上一段,但根本不知道曲子的名字。
那些曲子有《喜洋洋》、《步步高》、《彩云追月》、《江南好》等等,看起来还全是民族管弦乐曲。
那时,对于音乐的推广远不如现在,人们接触西方古典音乐的机会还不太多,但几十年后,情况完全不一样,西方音乐在我国得到推广,到处都有交响乐团,到处都有交响音乐会,就算不好接受的歌剧,也已经被国人慢慢接受。
但我们的民族音乐,推广的步伐似乎远不如西方音乐。
在音响发烧圈,以西方的古典音乐、交响乐来测试音响是普遍的事,如果从测试行为上看,我国的民族音乐可能真的有所不及。
但在欣赏性上,我国民乐不见得逊色,不过绝大多数的音响发烧友仍然青睐西方音乐,视聆听西方音乐为高雅的行为,当然这确实无法否认,但能否有民乐的一席之地呢?至少亲切感和归属感是西方音乐无法给予的。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上,以笔者儿子的学校为例,即使音乐课很不稳定,仍然可以发现西方音乐是重要部分。
在一次学校发的歌单中,出现了维瓦尔第的《四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等经典的西方乐曲,还有英文歌曲和中国民歌,但竟然不见中国民乐的踪影。
而学校日常播放的音乐或歌曲,也以西方音乐或英文歌为主。
说起来,儿子最近喜欢起英文歌了,比如《GoodTime》,说是早操放的歌,强烈要求我在家里的音响播放。
不过儿子也喜欢民乐,比如《金蛇狂舞》,可以循环听几次,据说他班里有女生用琵琶表演过,我觉得这挺好。
媒体方面,对于西方音乐的报道、评论,或者相关音乐制品的推荐,篇幅也是不小的,但你很难看到一篇关于某经典民乐相关的文章。
而我们有些唱片公司,在推广民乐方面其实很卖力,不少唱片公司都制作过民乐专辑,有些甚至不遗余力走遍全国挖掘出色的民乐演奏家,生怕这些演奏家走了以后后继无人。
现在的家长,都想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因此艺术培训班是非常吃香的。
音乐、舞蹈、美术一应俱全。
不少小朋友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热门的当属钢琴和古筝,中西乐器培训班的设置其实还算平衡,但假如都能有所成就,钢琴或者小提琴家受到的关注显然高得多,比如你知道的郎朗、李云迪这样的青年钢琴家,但你不知道中国出名的几位古筝演奏家是谁,其实笔者也不知道。
民乐“不怎么受待见”,其实也很正常,人类文化也在这几百年中互相融合,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程度,各种文化在互博,就看谁的影响力大,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受到影响,甚至是文化与艺术。
西方音乐对现代音乐无疑有着主导地位,同样,美术也是,看看现在美术专业的院校,专业考试考的是什么?素描、色彩、速写或者创作,完全西化,没有国画的份。
西方的古典音乐发展了几百年,交响乐队也有了严格的编制,已经做到同一乐曲由任何乐团演奏都没有太大差别的程度,而这种形式的音乐与演奏方式最终被带到全世界,并且得到青睐。
而我国才在上世纪借鉴交响乐的模式,从民乐中改良衍生出民族管弦乐,从某方面来说,我们确实是徒弟,但在中国音乐上,没有人比我们更权威,不信你去听一下外国人演奏的中国名曲《喜洋洋》,笔者真是听不下去,当然你可以说西崎崇子的《梁祝》很不错,但那也是个别的,且《梁祝》是民族交响乐,与笔者所说的民乐还有区别。
太接地气,可能也是民乐“不怎么受待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民乐可能有些抗拒,听起来太老土了,就如你不愿意听凤凰传奇的歌曲一样。
但民乐真的都老土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喜洋洋”、“步步高”、“娱乐升平”、“花好月圆”等等,曲调欢快热烈、积极向上,听起来让人神清气爽,何来老土?而你听的斯特劳斯、万宝路、命运也挺接地气,又会不会觉得老土?再优雅一点的民乐,也不是没有的,比如曲调优美到不得了的“紫竹调”、“江南好”、“平湖秋月”、“春江花夜月”等等,听起来清心,且连续播放也没有人感到厌烦。
如果要高雅脱俗,那些古琴曲绝对做得到,营造的意境也是出人意表的。
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好不好听、接不接受的问题,每个人听音乐都有自己的偏好,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作为国人,给予我们的民乐一席之地也是应该的,况且我们确实有好的音乐。
而媒体和电台(或是流媒体平台),也应该多推荐点中国民乐才是,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而且我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自信这个问题上就无需妄自菲薄了。
从年初一到年初十,给您带来一连十天的“2023视听观点”。
这都是我们对音响音乐与生活的用心思考,就这些观点您可能会有您独特的想法,期待您的留言哦!你的音乐菜单中有中国民乐吗?文/小路那年的春节前夕,笔者下班后乘地铁回家,快到站台的时候,耳边就响起了熟悉的旋律,听起来优美、平缓、温馨。
我意识到,地铁站正在播放广东音乐《平湖秋月》,那一刻,乘客伶仃的站台和音乐交织在一起,让我心中的一切阴霾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一刻,也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广州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笔者不禁暗暗给地铁公司点赞,真是太贴心了。
有一次在聆听《传承》这一民乐专辑时,我提起了这件事,朋友梁先生颇有感触,并且跟我讲起一件事,那年他去山东出差回到广州,正值新年期间,当他走进地铁站里,听到里面播放着广东音乐,于是有一种终于回到家的温馨感觉,身体的疲劳之感也烟消云散。
原来,笔者与梁先生的感受是如此相似。
我们为何要听音乐?也许这就是答案,从音乐中得到慰藉或者是快乐,也可能是共鸣……而不是满足于某种音效。
笔者对于民乐是有特殊感情的,小时候不知道哪时起,就无意中接受了民乐的熏陶,也许是从电台或者村里的戏剧队听来的吧,然后就像神曲一样印在脑海里,以至于小小年纪也会时不时哼上一段,但根本不知道曲子的名字。
那些曲子有《喜洋洋》、《步步高》、《彩云追月》、《江南好》等等,看起来还全是民族管弦乐曲。
那时,对于音乐的推广远不如现在,人们接触西方古典音乐的机会还不太多,但几十年后,情况完全不一样,西方音乐在我国得到推广,到处都有交响乐团,到处都有交响音乐会,就算不好接受的歌剧,也已经被国人慢慢接受。
但我们的民族音乐,推广的步伐似乎远不如西方音乐。
在音响发烧圈,以西方的古典音乐、交响乐来测试音响是普遍的事,如果从测试行为上看,我国的民族音乐可能真的有所不及。
但在欣赏性上,我国民乐不见得逊色,不过绝大多数的音响发烧友仍然青睐西方音乐,视聆听西方音乐为高雅的行为,当然这确实无法否认,但能否有民乐的一席之地呢?至少亲切感和归属感是西方音乐无法给予的。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上,以笔者儿子的学校为例,即使音乐课很不稳定,仍然可以发现西方音乐是重要部分。
在一次学校发的歌单中,出现了维瓦尔第的《四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等经典的西方乐曲,还有英文歌曲和中国民歌,但竟然不见中国民乐的踪影。
而学校日常播放的音乐或歌曲,也以西方音乐或英文歌为主。
说起来,儿子最近喜欢起英文歌了,比如《GoodTime》,说是早操放的歌,强烈要求我在家里的音响播放。
不过儿子也喜欢民乐,比如《金蛇狂舞》,可以循环听几次,据说他班里有女生用琵琶表演过,我觉得这挺好。
媒体方面,对于西方音乐的报道、评论,或者相关音乐制品的推荐,篇幅也是不小的,但你很难看到一篇关于某经典民乐相关的文章。
而我们有些唱片公司,在推广民乐方面其实很卖力,不少唱片公司都制作过民乐专辑,有些甚至不遗余力走遍全国挖掘出色的民乐演奏家,生怕这些演奏家走了以后后继无人。
现在的家长,都想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因此艺术培训班是非常吃香的。
音乐、舞蹈、美术一应俱全。
不少小朋友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热门的当属钢琴和古筝,中西乐器培训班的设置其实还算平衡,但假如都能有所成就,钢琴或者小提琴家受到的关注显然高得多,比如你知道的郎朗、李云迪这样的青年钢琴家,但你不知道中国出名的几位古筝演奏家是谁,其实笔者也不知道。
民乐“不怎么受待见”,其实也很正常,人类文化也在这几百年中互相融合,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程度,各种文化在互博,就看谁的影响力大,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受到影响,甚至是文化与艺术。
西方音乐对现代音乐无疑有着主导地位,同样,美术也是,看看现在美术专业的院校,专业考试考的是什么?素描、色彩、速写或者创作,完全西化,没有国画的份。
西方的古典音乐发展了几百年,交响乐队也有了严格的编制,已经做到同一乐曲由任何乐团演奏都没有太大差别的程度,而这种形式的音乐与演奏方式最终被带到全世界,并且得到青睐。
而我国才在上世纪借鉴交响乐的模式,从民乐中改良衍生出民族管弦乐,从某方面来说,我们确实是徒弟,但在中国音乐上,没有人比我们更权威,不信你去听一下外国人演奏的中国名曲《喜洋洋》,笔者真是听不下去,当然你可以说西崎崇子的《梁祝》很不错,但那也是个别的,且《梁祝》是民族交响乐,与笔者所说的民乐还有区别。
太接地气,可能也是民乐“不怎么受待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民乐可能有些抗拒,听起来太老土了,就如你不愿意听凤凰传奇的歌曲一样。
但民乐真的都老土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喜洋洋”、“步步高”、“娱乐升平”、“花好月圆”等等,曲调欢快热烈、积极向上,听起来让人神清气爽,何来老土?而你听的斯特劳斯、万宝路、命运也挺接地气,又会不会觉得老土?再优雅一点的民乐,也不是没有的,比如曲调优美到不得了的“紫竹调”、“江南好”、“平湖秋月”、“春江花夜月”等等,听起来清心,且连续播放也没有人感到厌烦。
如果要高雅脱俗,那些古琴曲绝对做得到,营造的意境也是出人意表的。
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好不好听、接不接受的问题,每个人听音乐都有自己的偏好,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作为国人,给予我们的民乐一席之地也是应该的,况且我们确实有好的音乐。
而媒体和电台(或是流媒体平台),也应该多推荐点中国民乐才是,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而且我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自信这个问题上就无需妄自菲薄了。
目录
- 1 韩国自带氏巾
- 2 500福利蓝品导航K6
- 3 蔡幸彤宸荨樱桃黑葡萄
- ▪ 如何使用KT会员赌场网站社区
- ▪ 澳门赌场投注金额卡里诺轮盘策略
- 4 777免费老虎机插槽网站游戏
- ▪ 耻辱的婚纱奴隠花嫁在线观看
- ▪ 刷礼物爆奖的直播平台有哪些
- 5 2021国际超模排名
- 6 赌场业务计划SEO在线百家乐网站
- ▪ 情侣头像一左一右情头
- ▪ 老太婆性杂交毛片
- ▪ 丝瓜视频网站下
- 7 wwwchinagwyorg
- ▪ 网球博彩网站美国轮盘赌
- ▪ 巴卡拉特博彩策略老虎机游戏狗屋
- ▪ 敬老院服务心得体会
- ▪ 澳门巴卡拉特迷你妈妈在线插槽原理
- ▪ GTA在线赌场芯片区域赌场优惠券
- 8 比特币Toto网站Uni 88
- ▪ 体育分析法案Baccarat Gem Pro投注策略
- ▪ 武汉17中28分完整版天津东
- ▪ 全彩里番本子
- ▪ 血统皇家赌场赌场公关委员会
- ▪ 黑色杰克PIL签名策略hangame插槽促销代码
- ▪ 男人j进女人动态图片
- ▪ 博彩网站返回Betist赌博网站建议
- ▪ 澳门赌场轮盘赌最低赌场货币网站
- 9 老虎机图片体育博彩知道 - 如何
- ▪ 哈尔滨摄影论坛
- ▪ W.游戏排名巴卡拉特验证公司
- ▪ 如何制作赌场老虎机
- 10 老虎机投注如何bet365
- ▪ 赌场传奇宙斯赌场优惠券
- ▪ 体育博彩游戏海外轮盘0股息
- ▪ 杏耀网页手机登录不了怎么回事
- ▪ 巴卡拉特博彩策略运动系统博彩
- ▪ 僵尸医生
- 11 九九精品网
- ▪ 新赌场新加入Machlot赌场游戏
- ▪ Yong赌场保证老虎机大奖机会
- ▪ 韩国女装进货渠道
- ▪ 村长家更一场在线
- ▪ 女士玩具
- 12 在线老虎机返回率百家乐双边计算器
- 13 黄心颖安心偷食事件
- 14 万信发债
铁血军事小说《铁血军事小说》由来
编辑铁血军事小说《铁血军事小说》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