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在国人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1949年的开国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在场的民众情绪皆是高涨,全新的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华丽亮相。

一提到天安门,大家都会想到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它的存在至今也有73年了。

1950年5月,毛主席的画像才刚挂上去没多久,就收到了市民的意见:为何毛主席的画像只有一只耳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毛主席的画像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图|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的画像事实上,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都是会定期进行更换的,而且最初的毛主席画像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毛主席的画像发展至今共有8个版本。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中共中央经过商谈后决定在2月12日举办“庆祝北平解放大会”。

这天也是农历的元宵节,再加上庆祝活动,北平的群众们纷纷走上街头参加活动,很是喜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也正是这一天,毛主席的画像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事实上,不单单只是他的照片,还有几位开国元勋的照片也在。

图|天安门城楼上中央领导人的照片天安门城楼还是头一回挂这么多领导人的照片,不过也是仅有的一次。

当时这些画像的主笔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董希文,他的技术是受到过毛主席夸赞的,此次绘画工作,由他和北平艺专的师生们共同绘制而成。

1949年7月7日,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是毛主席初次登上天安门的日子,他在这里发表了重要讲话。

此时距离七七事变已经过去了12年,中央特意举办了这次纪念活动。

当天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情绪依旧高涨。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和群众们一起隆重纪念七七抗战胜利12周年。

图|毛主席众所周知,10月1日是开国大典的日子,是中国人民眼中的头等大事。

在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周恩来被毛主席的画像难住了。

按理说开国大典这样严肃的时刻,应该找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才是,可毛主席的照片有很多,那么到底该用哪张呢?这让周恩来操碎了心。

当时毛主席刚将大女儿李敏接回到身边生活,周恩来前去探望的时候,正好撞到了李敏拿着一个相机给毛主席拍照,顿时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图|李敏正在给毛主席拍照既然选不出来一张合适的,那就可以让摄影师专门给毛主席拍摄几张正面的照片啊!很快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等所有的照片都拍好后,工作人员将一沓的照片都放在了毛主席办公室的桌子上,让他从中挑出一张满意的。

看过这些照片后,毛主席却出奇地表示不太好,他缓缓说道:“这些照片都太正经了,我不是很喜欢。

如果一定要挂的话,就从之前的旧照片中选一张吧,最起码要比这些自然些。

”听到毛主席的建议后,周恩来也是当即就开始行动,将毛主席的旧照片全都筛选了一遍,其中还有美国记者斯诺拍摄的一张。

这张照片还是早年在延安时拍摄的,当时的毛主席还很年轻,带着帽子,微微带着笑容,整个人看起来很是庄重。

这张照片可以说得上是走出国门了,当初被刊登在西方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毛主席。

图|毛主席不过在所有的照片中,周恩来最中意的还是毛主席和朱瑞的合影,这张照片也是大有来头。

那还是1945年,毛主席和朱瑞在陕西延水河边散步,被摄影师无意间抓拍到了。

照片上的毛主席完全符合要求,只见他身穿妮子大衣,很是得体,整个神情也是格外自然。

选定这张照片后,周恩来专门拿给毛主席看了一下,毛主席看后也很是满意,笑着说:这张照片挺好的,上面的大衣还是当初在重庆的时候买的。

紧接着,毛主席表态:“那就用这张照片吧,把它放大挂在城楼上。

”照片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不过要怎么才能把它放大呢?那会新中国百废待兴,还没有多么先进的技术。

经过苦思冥想后,周恩来拍板决定请人来画。

图|毛主席第一版画像的模板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周令钊的肩上,当时的周令钊年仅30岁,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师。

之所以选择周令钊,周恩来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周令钊曾给毛主席画过像,有着丰富的经验。

其次,他画的领袖画是名声在外,而且他的构图思维和绘画速度都很快,由他来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周令钊是在9月份的时候,才接到的这项任务,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20天的时间。

经过反复的筛选和考察,周令钊决定在天安门城楼附近搭建一个工作点,在此后的时间内,他和自己的助手一直在这个高6米的衫木架子上工作。

图|周令钊时间紧,任务重,周令钊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为了按时完成绘画任务,周令钊每天踏着晨光,带着干粮就来到了工作点,饿了就直接拿起身边的干粮吃。

就这样,终于赶在开国大典前夕,将画作完成了。

在这幅画作即将收尾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聂荣臻来到工作点视察,看到画像后是连连称赞,止不住地夸赞:“画得真不错,实在是太像了!”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提议道:“明天就是开国大典了,这么严肃的时刻,把毛主席的这个扣子扣上的话,是不是更好一些。

”图|毛主席这幅画像是按照照片进行绘画的,所以领口的扣子也是解开的,在聂荣臻的提议下,周令钊对画像进行了紧急修改。

开国大典前夕,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的时候,周令钊和助手还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工作。

整幅画作宽4.6米,高6米,重量达到了1.5吨,相当的有分量。

这个尺寸和重量也成为毛主席画像的标准,一直沿用着。

为了开国大典能够顺利进行,周令钊和工作人员找来了3个梯子,用铁子将他们固定好之后,爬上梯子,将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了天安门的城楼上。

只是刚挂上去没多久,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人民的胜利”这5个字本该是照片上的,在绘制画像的时候也将其写了上去。

不过有人提出挂在城楼后,这几个字是很难看清的,去掉的话,整体效果更好。

图|毛主席此时,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剩下几个钟头了,根本来不及将画像取下来重新处理,于是,周令钊只好踩在梯子上,连夜进行修改,用颜料把原来有写字的地方改成了中山装,再巧妙的添加了一枚纽扣进行遮盖。

终于赶在天亮前完成了这幅巨作。

据周令钊回忆说:那天我看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而他的附近就挂着我画的画像,那一刻我的内心特别的激动。

毛主席的画像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崛起,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自开国大典到1966年期间,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才会挂上毛主席的画像。

图|毛主席1950年的劳动节期间,天安门城楼上更换了第4版的画像,这也是悬挂时间最短的一副画像。

此时的新中国成立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再用毛主席战争时期的画像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于是便有人提出重新绘制毛主席画像。

这个建议也是得到了周恩来同志的采纳,最后定下由辛莽担任主笔。

辛莽通过对毛主席照片的筛选,从中选取了一张免冠照,随后就立刻展开了紧张的绘制工作,赶在节日前将毛主席的画像挂了上去。

图|1950年毛主席的画像在这幅毛主席的画像中,他身上穿的是呢子材质的衣服,整个身子朝左面倾斜。

几乎是才挂上没多久,就收到了热心市民的建议:毛主席的这张画像怎么只有一只耳朵露出来,看上去有点失真,而且眼睛看的方向也是上面,不太好看。

经过市民的提醒,众人也才反应过来这张画像的问题所在,在挂上去的第二天就被人拿了下来。

到这年国庆节的时候,它就被最新一版的画像代替了。

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毛主席的画像也是做了全新的改版。

第5版毛主席画像的主笔依然还是辛莽,当时他看到了毛主席和几位全国劳动模范的合影,并拍板以它为模板进行绘画。

不同于之前的内容,辛莽将绘画的侧重点放在了毛主席眼神的表现力上。

图|毛主席和劳动模范这么多年以来,毛主席的画像早已和天安门城楼融为一体,成为天安门上的标志物,每年都会有诸多游客慕名而来。

关于毛主席的画像问题,中央领导人也曾在会议上进行商讨,试图找出一副可以永久沿用的图片,最后还是将第4版的画像和一张毛主席的正面照相结合,成为第6版的毛主席画像。

这次中央领导人为了保证毛主席画像的效果,也是专门从全国进行召集,最后定下优异的30人进京绘制领袖肖像。

图|毛主席1952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就是第6版毛主席画像。

这一版本画像的主笔是张振仕,在这方面他有很高的造诣,专业水平很高。

自1952年后的11年间,毛主席的画像都出自他的手中。

此后,毛主席的画像还进行过2个版本的更换,一次是1963年的国庆节,这幅画像也是在此后的几年中,被大规模的印制,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单品。

图|毛主席第7版画像另一次是1967年的国庆节,这也是毛主席画像的第8版,至今一直沿用这个版本。

也有很多人表示,这一版的画像,不管人们是站在天安门前的哪个方位,都能感觉到毛主席正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关于这一点,这幅画像主笔王国栋的徒弟也进行过解释:毛主席的这幅画像是平面图,他的眼神是望着正前方的,呈现出来后便是这样的效果。

1967年之后,王国栋绘制毛主席的画像长达12年之久。

毛主席的画像高达5米,为了达到更好的绘制效果,他常常都是画到一半就从梯子上跑下来,站在20米之外的地方看整体的效果。

整个画像的完成,需要耗费20多天的时间,而像这样的奔波差不多有上千次。

图|毛主席第8版画像众所周知,毛主席的画像一直挂在天安门楼上,经过风吹雨打和阳光的照射后,难免会出现色彩的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专家提出,一年更换一次的建议。

深夜时分,整个城市都进入了睡眠,两辆重型吊车缓缓驶入,停在了天安门城楼下,此时全新的毛主席画像正安静地躺在货车上。

待车停稳后,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从车上走下,来到了城楼画像的后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将毛主席的旧画像固定好,随后在吊车的作业下,将旧画像吊起,然后又轻轻放在货车上。

做完这些工作后,就是新画像的悬挂工作,同样是在吊车的作业下,将固定好的新画像缓缓吊起,悬挂在城楼上。

更换画像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一个小时。

之所以选在夜间进行,也是为了不影响天安门的交通。

而像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近56年,年复一年,都是如此。

图|毛主席这么多年以来,毛主席的画像早已和天安门城楼融为一体,成为天安门上的标志物,每年都会有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关于毛主席的画像问题,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就曾问过: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会一直保存吗?面对这个犀利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是从容不迫地应答: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这句掷地有声的回答也是镇住了法拉奇,而这句话也是向全世界的表态。

图|法拉奇和邓小平短短的一段采访,经过西方媒体的报道,很快就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让世界了解全新的中国。

每年毛主席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有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自发排起长队,前往毛主席纪念堂,进行哀悼,等候瞻仰他的遗容。

毛主席永远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中国才能够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毛主席的画像会一直保留,这也是中国人民的一种情感信仰,人民也会一直纪念这位伟人。

  • 记载
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 2023-05-30 04:07:56

北京天安门在国人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1949年的开国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在场的民众情绪皆是高涨,全新的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华丽亮相。

一提到天安门,大家都会想到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它的存在至今也有73年了。

1950年5月,毛主席的画像才刚挂上去没多久,就收到了市民的意见:为何毛主席的画像只有一只耳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毛主席的画像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图|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的画像事实上,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都是会定期进行更换的,而且最初的毛主席画像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毛主席的画像发展至今共有8个版本。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中共中央经过商谈后决定在2月12日举办“庆祝北平解放大会”。

这天也是农历的元宵节,再加上庆祝活动,北平的群众们纷纷走上街头参加活动,很是喜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也正是这一天,毛主席的画像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事实上,不单单只是他的照片,还有几位开国元勋的照片也在。

图|天安门城楼上中央领导人的照片天安门城楼还是头一回挂这么多领导人的照片,不过也是仅有的一次。

当时这些画像的主笔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董希文,他的技术是受到过毛主席夸赞的,此次绘画工作,由他和北平艺专的师生们共同绘制而成。

1949年7月7日,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是毛主席初次登上天安门的日子,他在这里发表了重要讲话。

此时距离七七事变已经过去了12年,中央特意举办了这次纪念活动。

当天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情绪依旧高涨。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和群众们一起隆重纪念七七抗战胜利12周年。

图|毛主席众所周知,10月1日是开国大典的日子,是中国人民眼中的头等大事。

在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周恩来被毛主席的画像难住了。

按理说开国大典这样严肃的时刻,应该找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才是,可毛主席的照片有很多,那么到底该用哪张呢?这让周恩来操碎了心。

当时毛主席刚将大女儿李敏接回到身边生活,周恩来前去探望的时候,正好撞到了李敏拿着一个相机给毛主席拍照,顿时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图|李敏正在给毛主席拍照既然选不出来一张合适的,那就可以让摄影师专门给毛主席拍摄几张正面的照片啊!很快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等所有的照片都拍好后,工作人员将一沓的照片都放在了毛主席办公室的桌子上,让他从中挑出一张满意的。

看过这些照片后,毛主席却出奇地表示不太好,他缓缓说道:“这些照片都太正经了,我不是很喜欢。

如果一定要挂的话,就从之前的旧照片中选一张吧,最起码要比这些自然些。

”听到毛主席的建议后,周恩来也是当即就开始行动,将毛主席的旧照片全都筛选了一遍,其中还有美国记者斯诺拍摄的一张。

这张照片还是早年在延安时拍摄的,当时的毛主席还很年轻,带着帽子,微微带着笑容,整个人看起来很是庄重。

这张照片可以说得上是走出国门了,当初被刊登在西方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毛主席。

图|毛主席不过在所有的照片中,周恩来最中意的还是毛主席和朱瑞的合影,这张照片也是大有来头。

那还是1945年,毛主席和朱瑞在陕西延水河边散步,被摄影师无意间抓拍到了。

照片上的毛主席完全符合要求,只见他身穿妮子大衣,很是得体,整个神情也是格外自然。

选定这张照片后,周恩来专门拿给毛主席看了一下,毛主席看后也很是满意,笑着说:这张照片挺好的,上面的大衣还是当初在重庆的时候买的。

紧接着,毛主席表态:“那就用这张照片吧,把它放大挂在城楼上。

”照片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不过要怎么才能把它放大呢?那会新中国百废待兴,还没有多么先进的技术。

经过苦思冥想后,周恩来拍板决定请人来画。

图|毛主席第一版画像的模板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周令钊的肩上,当时的周令钊年仅30岁,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师。

之所以选择周令钊,周恩来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周令钊曾给毛主席画过像,有着丰富的经验。

其次,他画的领袖画是名声在外,而且他的构图思维和绘画速度都很快,由他来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周令钊是在9月份的时候,才接到的这项任务,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20天的时间。

经过反复的筛选和考察,周令钊决定在天安门城楼附近搭建一个工作点,在此后的时间内,他和自己的助手一直在这个高6米的衫木架子上工作。

图|周令钊时间紧,任务重,周令钊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为了按时完成绘画任务,周令钊每天踏着晨光,带着干粮就来到了工作点,饿了就直接拿起身边的干粮吃。

就这样,终于赶在开国大典前夕,将画作完成了。

在这幅画作即将收尾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聂荣臻来到工作点视察,看到画像后是连连称赞,止不住地夸赞:“画得真不错,实在是太像了!”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提议道:“明天就是开国大典了,这么严肃的时刻,把毛主席的这个扣子扣上的话,是不是更好一些。

”图|毛主席这幅画像是按照照片进行绘画的,所以领口的扣子也是解开的,在聂荣臻的提议下,周令钊对画像进行了紧急修改。

开国大典前夕,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的时候,周令钊和助手还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工作。

整幅画作宽4.6米,高6米,重量达到了1.5吨,相当的有分量。

这个尺寸和重量也成为毛主席画像的标准,一直沿用着。

为了开国大典能够顺利进行,周令钊和工作人员找来了3个梯子,用铁子将他们固定好之后,爬上梯子,将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了天安门的城楼上。

只是刚挂上去没多久,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人民的胜利”这5个字本该是照片上的,在绘制画像的时候也将其写了上去。

不过有人提出挂在城楼后,这几个字是很难看清的,去掉的话,整体效果更好。

图|毛主席此时,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剩下几个钟头了,根本来不及将画像取下来重新处理,于是,周令钊只好踩在梯子上,连夜进行修改,用颜料把原来有写字的地方改成了中山装,再巧妙的添加了一枚纽扣进行遮盖。

终于赶在天亮前完成了这幅巨作。

据周令钊回忆说:那天我看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而他的附近就挂着我画的画像,那一刻我的内心特别的激动。

毛主席的画像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崛起,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自开国大典到1966年期间,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才会挂上毛主席的画像。

图|毛主席1950年的劳动节期间,天安门城楼上更换了第4版的画像,这也是悬挂时间最短的一副画像。

此时的新中国成立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再用毛主席战争时期的画像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于是便有人提出重新绘制毛主席画像。

这个建议也是得到了周恩来同志的采纳,最后定下由辛莽担任主笔。

辛莽通过对毛主席照片的筛选,从中选取了一张免冠照,随后就立刻展开了紧张的绘制工作,赶在节日前将毛主席的画像挂了上去。

图|1950年毛主席的画像在这幅毛主席的画像中,他身上穿的是呢子材质的衣服,整个身子朝左面倾斜。

几乎是才挂上没多久,就收到了热心市民的建议:毛主席的这张画像怎么只有一只耳朵露出来,看上去有点失真,而且眼睛看的方向也是上面,不太好看。

经过市民的提醒,众人也才反应过来这张画像的问题所在,在挂上去的第二天就被人拿了下来。

到这年国庆节的时候,它就被最新一版的画像代替了。

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毛主席的画像也是做了全新的改版。

第5版毛主席画像的主笔依然还是辛莽,当时他看到了毛主席和几位全国劳动模范的合影,并拍板以它为模板进行绘画。

不同于之前的内容,辛莽将绘画的侧重点放在了毛主席眼神的表现力上。

图|毛主席和劳动模范这么多年以来,毛主席的画像早已和天安门城楼融为一体,成为天安门上的标志物,每年都会有诸多游客慕名而来。

关于毛主席的画像问题,中央领导人也曾在会议上进行商讨,试图找出一副可以永久沿用的图片,最后还是将第4版的画像和一张毛主席的正面照相结合,成为第6版的毛主席画像。

这次中央领导人为了保证毛主席画像的效果,也是专门从全国进行召集,最后定下优异的30人进京绘制领袖肖像。

图|毛主席1952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就是第6版毛主席画像。

这一版本画像的主笔是张振仕,在这方面他有很高的造诣,专业水平很高。

自1952年后的11年间,毛主席的画像都出自他的手中。

此后,毛主席的画像还进行过2个版本的更换,一次是1963年的国庆节,这幅画像也是在此后的几年中,被大规模的印制,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单品。

图|毛主席第7版画像另一次是1967年的国庆节,这也是毛主席画像的第8版,至今一直沿用这个版本。

也有很多人表示,这一版的画像,不管人们是站在天安门前的哪个方位,都能感觉到毛主席正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关于这一点,这幅画像主笔王国栋的徒弟也进行过解释:毛主席的这幅画像是平面图,他的眼神是望着正前方的,呈现出来后便是这样的效果。

1967年之后,王国栋绘制毛主席的画像长达12年之久。

毛主席的画像高达5米,为了达到更好的绘制效果,他常常都是画到一半就从梯子上跑下来,站在20米之外的地方看整体的效果。

整个画像的完成,需要耗费20多天的时间,而像这样的奔波差不多有上千次。

图|毛主席第8版画像众所周知,毛主席的画像一直挂在天安门楼上,经过风吹雨打和阳光的照射后,难免会出现色彩的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专家提出,一年更换一次的建议。

深夜时分,整个城市都进入了睡眠,两辆重型吊车缓缓驶入,停在了天安门城楼下,此时全新的毛主席画像正安静地躺在货车上。

待车停稳后,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从车上走下,来到了城楼画像的后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将毛主席的旧画像固定好,随后在吊车的作业下,将旧画像吊起,然后又轻轻放在货车上。

做完这些工作后,就是新画像的悬挂工作,同样是在吊车的作业下,将固定好的新画像缓缓吊起,悬挂在城楼上。

更换画像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一个小时。

之所以选在夜间进行,也是为了不影响天安门的交通。

而像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近56年,年复一年,都是如此。

图|毛主席这么多年以来,毛主席的画像早已和天安门城楼融为一体,成为天安门上的标志物,每年都会有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上世纪80年代,关于毛主席的画像问题,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就曾问过: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会一直保存吗?面对这个犀利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是从容不迫地应答: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这句掷地有声的回答也是镇住了法拉奇,而这句话也是向全世界的表态。

图|法拉奇和邓小平短短的一段采访,经过西方媒体的报道,很快就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让世界了解全新的中国。

每年毛主席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有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自发排起长队,前往毛主席纪念堂,进行哀悼,等候瞻仰他的遗容。

毛主席永远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中国才能够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毛主席的画像会一直保留,这也是中国人民的一种情感信仰,人民也会一直纪念这位伟人。

          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由来

          编辑
          1.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至于叶清雪说要带他买衣服就算了,夏天看着自己衣柜里曾柔给他买的那些衣服心都在滴血啊。
                 2.这里的人都要死,而且防空弹的爆炸会将这里的这些毒气弹全部引爆,面前的这些毒气弹一旦引爆,瞬间就有可能传染整个东京。
                 3.现在夏天距离云淼只有五十五步了,这次他没有继续去走,而是停住了脚步,他的双脚用力的在地面上一踩,内力瞬间从他体内迸发出来。
                 4.这艘船并不大,船上所有的人加起来也才二十多个人而已。
                 5.一旁的薛川,那个羡慕嫉妒恨啊,他们两个同样是男人,同样身在这个花丛中,夏天现在就像是一个极品一样,而他却只能在那里看着。

          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起源

            <bdo id="EyGfRgNlQ"></bdo>
            1.YELLOW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回合制的战斗方式一向都十分的简单,还有休闲挂机的战斗玩法,真正的休闲又护肝就可以畅快游戏。
                   2.只有掌握了游戏的技巧才能更好的攻击敌人,玩家可以使用不同的技能
                   3.各种目标实现了,你的队伍迅速壮大,疯狂的战斗非常激动人心。
                   4.你需要驾驶炫酷的海盗船出发冒险,与你的伙伴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带给你最棒的冒险。
                   5.制作一张独特的卡片,探索营地,在激动人心的副本中自由战斗,创造你最强大的神话。
                   6.团队系统帮助您快速匹配团队,以进行困难的冒险玩法,全新的精美时装等你穿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