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从20230年4月开始,我在全网发布文章和答疑,头条累计558天发布原创文章,每日不断,全年无休。
又到春节了,今年打算休息几天,告知大家一下。
2023年1月30日至2月7日,“章哥说买房”将暂停发布新的原创文章。
从大年初一(2月1日)到初七(2月7日),我将从章哥说房专栏的第一章《房产价值判断第一课》中选出七篇免费分享(首次全网发布),这些都是我关于房产价值判断的底层思考,篇幅比较长,力求说清讲透,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深入房产属性解析,开启房产财富成长春节期间,免费咨询照旧,我会抽时间回复。
祝大家虎年吉祥如意!1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有钱之后一定要住大别墅。
而且还得是背山面水带国标游泳池的那种,门口有管家客厅里有吊灯,在房子里上厕所都得用导航,要不然能迷路。
最好再有个几公里的花园,奇花异草想种啥都行,跑马圈地能把马累死才过瘾呢。
你说,这样儿的别墅得卖多少钱?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全世界人民其实都差不多。
无论欧亚美非澳,无论哪个种族都以别墅为追求。
这可能是人类的本能,来源于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对环境的渴求已经融入基因。
人类在城市居住才不过是几千年,甚至大量进入城市才几百年,自然无法改变基因的本能。
尤其是自从有了媒体,中国人看到了外国人的居住条件,似乎他们家家都住别墅,这更激起了国人对先进生活的向往。
于是,自从有了房地产商品房,别墅就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2北京的第一个别墅小区是顺义的丽京花园,1992年开发的,开发商是军工央企保利,和香港富豪刘銮雄合作的。
在当年那是极尽奢华,据说盖房装修的工人们很清闲,干几天歇几天钱还照拿,因为所有的配件和辅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动不动就得停工等着飞机送货。
这售价当然是不菲了,1300美金起,最小户型也得50万左右,折合人民币小300万。
要知道这可是1992年,普通人的工资才200多,一年不到3000块钱,一套别墅够不吃不喝攒1000年的,白蛇熬成精了都未必买得起。
别看这么贵,还不打折,开盘四小时售罄,来晚了手慢了抢都抢不着。
因为那年是邓公南巡,全国经济再次腾飞,92派创业者登上历史舞台,全国主要城市都在炒别墅。
为什么?因为港澳台和欧美等国的富豪高管都要来投资,而当时的中国,各个城市都几乎没什么高档住宅,酒店都没几个,这让人家住哪儿?于是,那几年几乎是只要有别墅开盘,立刻就会被抢光。
买房的两种人,一是自己住,都是超级有钱的,比如巩俐就买在了丽京花园。
然后还有投资的,以香港人为主,因为别墅在香港是最佳投资品,升值高,他们见过了世面,自然知道收益率。
收益也确实高,物以稀为贵,虽然价格涨得不算太猛,但是租金可观。
最高峰回报率竟然能达到30%,四年就能回本,低的也至少在10%以上,相当高了。
当然,其实那个年代不光是别墅,只要是商品房就租金都高,就是因为稀缺。
那会儿公房不许出租,被逮到了至少要罚一年的租金,而且有被收回的可能。
可私房又没多少,尤其是高端住宅极为紧缺,只要有房就能得到超额回报。
其实这租金回报率要说也不算高,因为那会儿的银行利率高,基本都在12%左右,最高峰时五年期利率在13.6%。
贷款那时起步就要16%的利息,在今天都快算高利贷了。
能理解了吗?在任何一个时期,租房都比买房划算,房租是永远低于银行利率的。
但是,到底是买是租,谁心里都有本账。
还说别墅,人们总有个思维定式,也就是刻板思维,就是别墅很稀缺,因为土地稀缺。
但实际上真不是真没回事儿,一点儿都不稀缺。
首先说这种用地基本上都在郊区,目的是风景好。
那这肯定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段,否则光看人了,谈不上风景。
尤其到了山区,能盖房的土地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
中国之所以缺地,缺的那是耕地和城市用地,偏僻山地在哪儿都不缺。
但是中国也是要限制别墅用地的,两条原因。
一是不能让这种风气泛滥,毕竟咱们人多,人均土地少,如果跟欧美似的家家别墅受不了。
其次,只要是有了别墅区,那伴随着开发的一定是高尔夫球场。
这种产品对土地和用水的利用才是破坏性的,一个球场就能给土地造成灾难性打击。
于是从1995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了限制别墅用地。
效果可以说有,但并不是很大,毕竟这和市区用地不一样,能盖的地方太多了。
几乎只要是有条路通水电就能盖,山间河边那些不适合工农的土地更是有的是,谁都会有不利用可惜的感觉,也有盖别墅的冲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别墅用地屡禁不止,小产权更是遍地开花,检查起来也是难度极大。
只要是想盖,个把月的时间就能让建筑成型,剩下的无非是装修绿化而已,慢慢来。
所以一直到20234年,禁墅令发了不知多少道,但看看市场上,依然是层出不穷地推出别墅产品。
而且就算不是别墅用地,那容积率和建筑形式也是可以调整的。
经常的一大块土地中,开发商把高楼的容积率增加,挪出土地来改联排叠拼一类的,虽然不是独栋,但仍然能满足一些人住别墅的心态。
这种房子虽然住着未必舒服,但心理感受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首先记住这一点,虽然别墅是物以稀为贵,但如果不是真的稀缺,那也就真的贵不起来。
就算当时能贵起来,这所谓的贵,也长久不了。
3接着说流水账,直接跳到1998年吧,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首先前一年是香港回归,同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索罗斯在击垮泰韩等国之后闪击香港,逼得中央出手才救香港于大厦将倾之时。
面对经济危机,1998年3月,朱总理顶住了巨大的压力说了一句话:确保经济增长8%,通胀3%,确保人民币不贬值。
这是对世界的宣言,是对亚洲各国的承诺,大国总理的气度,中国的精神。
但是,经济危机的冲击力惊人的,中国出口受阻,内需不足,投资也乏力,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一年,到中国的投资者明显减少了,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自顾不暇,到处都是哀鸿遍野。
来的有钱人少了,高档房子也就不好租了呗,两年时间,几乎所有房产的租金回报率都跌到了5%左右。
虽然今天看起来还是很高,但在当年来说,已经是没有了暴利。
那一年,在朱总理领导下中国进行了深度改革,开源节流。
节流就是让国企工人下岗呗,几年时间,4000万工人下岗,为了改革做出了牺牲。
开源其中一项就是停止福利分房,住宅商品化正式成为房地产的主流。
那几年房子多了,但是也就不好卖了。
公寓市场到2001年几乎崩盘,别墅也恨不得半年卖不出去一套,价格自然也就涨不上去了。
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楼市正式启动,房价开始了快速上涨。
尤其是2005年秋天之后,绝对就是暴涨,一年翻一番地暴涨。
但从此时起,楼市的主力军就成了普宅,别墅和其他豪宅可以说很吸引眼球,动不动就出个爆款,但已经和大盘走势基本无关了。
到这儿进入主题,也就是说,自从别墅等豪宅不再是楼市投资的主流之后,这类产品就彻底从投资转为了消费,至少是以消费为主。
4估计很多人不理解这物以稀为贵吗,既然高端商品是稀缺的,应该最保值最有升值性啊?是否稀缺真的是个相对的概念,得看真正的需求有多少。
齐白石和毕加索一辈子都画了3万幅画,按说不稀缺,可想要的人太多,所以动辄拍卖上亿。
我花了一辈子就画了一幅画,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很稀缺吧,但没人要,一分钱都不值。
香港为什么别墅很值钱,升值很好?因为严控别墅用地,几乎就没有增量。
那在仅有这些存量的情况下,自然保值还升值,甚至超过普宅。
这是富豪们利用制度在维护自己的资产,制度是为他们服务的。
香港的开发商几乎就是四大家族那几家,他们完全控制了供应量,哪怕是有任何政策都要通过他们来实行。
那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发生金融危机那样的系统性风险,否则都能通过手段来控制。
于是他们人为的制造豪宅的稀缺,商品也自然保值得多。
而中国呢,北京呢?别墅体量太过庞大了,无数的力量在左右着市场,干扰着供需。
只要见到暴利就有人来插足,谁也做不到完全掌控,甚至哪怕是小众商品都做不到主导。
而别墅和豪宅虽然很贵很暴利,但在城市用地是很小的一块,在郊区又是土地不值钱,所以不会引发太大的争议,稀里糊涂的就能出现n多的项目。
当然,数量多也无所谓,普宅的供应量更大,升值不是一直很好吗。
所以主要还是要看需求,只要需求够多,那有多少商品都算是稀缺。
可别墅在北京,至今还算是小众商品,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行。
可以说这是所有人的理想,但在现阶段,意愿真正拥有的人并不是主流。
别墅当然住得很舒服,但总价高、交通远、物业费贵、打扫麻烦、夏天蚊虫多等劣势也是现实存在。
很多人虽然买得起,但不愿意为此而花费太多的财力和时间精力,索性只是远观,而不愿亵玩焉,占有不如欣赏。
这就造成什么?造成别墅和豪宅的流动性非常的弱,想出手时除非是特别的低于市场价,否则想快速脱手很难。
这说明供需关系的矛盾并不突出,自然难以做到投资性和保值升值。
5还是拿娶媳妇来打个比方吧,普通住宅就是普通女人,或有小家碧玉,或有大家闺秀,甭管什么人都是吃苦耐劳的居多。
普通人娶媳妇都想的是过普通日子,那过日子是什么啊?柴米油盐热炕头呗,教养孩子孝敬父母,都是这点儿平常事儿。
而别墅相当于什么?名媛。
社交属性大于居家过日子。
那这日子过的就不太普通了,一般人娶不起。
就算娶得起,过日子的消费也比较高,很多人心疼。
那索性就还是怀抱梦想的欣赏吧,毕竟不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可以参照白居易的《琵琶行》,那就是名媛的人生轨迹。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是名媛年轻的时候,初出春闺,艳惊四座。
然后呢,自然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这就是别墅应有的待遇,豪富争风,追求者众多,百帛千金也要拥美人入怀。
再然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就是别墅中应有的生活,至少比普通家庭花销要破费的多。
但是呢,“秋月春风等闲度”,渐渐的,“暮去朝来颜色故”。
别墅老了,成二手的了,导致的是什么?“门前冷落鞍马稀”。
这时小沈阳蹦出来问了一句捧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所有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富人财力达到了更是如此。
江湖上永远有新名媛出道儿,豪富新贵自然去追捧更新更时尚的。
可即便是名媛老了,普通人也追求不起,或不愿追求。
因为名媛接受不了“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生活,所以只能任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吧。
别墅就是这种情况,看上去似乎很稀缺,实际上推陈出新的有的是。
可追求的起的人并不多,北京没那么多有钱人,舍得日常高额花费的更少,那这种小众产品就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转。
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非大众商品且供应量巨大,那流动性就很弱,价格也就很难抬高。
6所以,买别墅这种产品要转变心态。
房子是用来住的,得用消费的心理来对待才合适。
这就相当于豪车游艇私人飞机,是阶层到了之后的必须品,不指望着挣钱,只是消费享受。
买别墅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圈层体验,是社交货币,但并不是很好的投资品,至少在现阶段还不是。
当然,如果过些年北京人都有钱了,别墅成了大众消费品了,那自然也就成了主流,价格涨跌就是大盘,和欧美一样。
再或者跟香港似的,绝对的严控新别墅用地,那只有存量的产品也就真的稀缺了,或许价值上涨。
但这些情况在现在的北京还做不到,因此价格也就跟不上普宅大盘。
仅供参考。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从20230年4月开始,我在全网发布文章和答疑,头条累计558天发布原创文章,每日不断,全年无休。
又到春节了,今年打算休息几天,告知大家一下。
2023年1月30日至2月7日,“章哥说买房”将暂停发布新的原创文章。
从大年初一(2月1日)到初七(2月7日),我将从章哥说房专栏的第一章《房产价值判断第一课》中选出七篇免费分享(首次全网发布),这些都是我关于房产价值判断的底层思考,篇幅比较长,力求说清讲透,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深入房产属性解析,开启房产财富成长春节期间,免费咨询照旧,我会抽时间回复。
祝大家虎年吉祥如意!1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有钱之后一定要住大别墅。
而且还得是背山面水带国标游泳池的那种,门口有管家客厅里有吊灯,在房子里上厕所都得用导航,要不然能迷路。
最好再有个几公里的花园,奇花异草想种啥都行,跑马圈地能把马累死才过瘾呢。
你说,这样儿的别墅得卖多少钱?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全世界人民其实都差不多。
无论欧亚美非澳,无论哪个种族都以别墅为追求。
这可能是人类的本能,来源于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对环境的渴求已经融入基因。
人类在城市居住才不过是几千年,甚至大量进入城市才几百年,自然无法改变基因的本能。
尤其是自从有了媒体,中国人看到了外国人的居住条件,似乎他们家家都住别墅,这更激起了国人对先进生活的向往。
于是,自从有了房地产商品房,别墅就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2北京的第一个别墅小区是顺义的丽京花园,1992年开发的,开发商是军工央企保利,和香港富豪刘銮雄合作的。
在当年那是极尽奢华,据说盖房装修的工人们很清闲,干几天歇几天钱还照拿,因为所有的配件和辅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动不动就得停工等着飞机送货。
这售价当然是不菲了,1300美金起,最小户型也得50万左右,折合人民币小300万。
要知道这可是1992年,普通人的工资才200多,一年不到3000块钱,一套别墅够不吃不喝攒1000年的,白蛇熬成精了都未必买得起。
别看这么贵,还不打折,开盘四小时售罄,来晚了手慢了抢都抢不着。
因为那年是邓公南巡,全国经济再次腾飞,92派创业者登上历史舞台,全国主要城市都在炒别墅。
为什么?因为港澳台和欧美等国的富豪高管都要来投资,而当时的中国,各个城市都几乎没什么高档住宅,酒店都没几个,这让人家住哪儿?于是,那几年几乎是只要有别墅开盘,立刻就会被抢光。
买房的两种人,一是自己住,都是超级有钱的,比如巩俐就买在了丽京花园。
然后还有投资的,以香港人为主,因为别墅在香港是最佳投资品,升值高,他们见过了世面,自然知道收益率。
收益也确实高,物以稀为贵,虽然价格涨得不算太猛,但是租金可观。
最高峰回报率竟然能达到30%,四年就能回本,低的也至少在10%以上,相当高了。
当然,其实那个年代不光是别墅,只要是商品房就租金都高,就是因为稀缺。
那会儿公房不许出租,被逮到了至少要罚一年的租金,而且有被收回的可能。
可私房又没多少,尤其是高端住宅极为紧缺,只要有房就能得到超额回报。
其实这租金回报率要说也不算高,因为那会儿的银行利率高,基本都在12%左右,最高峰时五年期利率在13.6%。
贷款那时起步就要16%的利息,在今天都快算高利贷了。
能理解了吗?在任何一个时期,租房都比买房划算,房租是永远低于银行利率的。
但是,到底是买是租,谁心里都有本账。
还说别墅,人们总有个思维定式,也就是刻板思维,就是别墅很稀缺,因为土地稀缺。
但实际上真不是真没回事儿,一点儿都不稀缺。
首先说这种用地基本上都在郊区,目的是风景好。
那这肯定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段,否则光看人了,谈不上风景。
尤其到了山区,能盖房的土地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
中国之所以缺地,缺的那是耕地和城市用地,偏僻山地在哪儿都不缺。
但是中国也是要限制别墅用地的,两条原因。
一是不能让这种风气泛滥,毕竟咱们人多,人均土地少,如果跟欧美似的家家别墅受不了。
其次,只要是有了别墅区,那伴随着开发的一定是高尔夫球场。
这种产品对土地和用水的利用才是破坏性的,一个球场就能给土地造成灾难性打击。
于是从1995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了限制别墅用地。
效果可以说有,但并不是很大,毕竟这和市区用地不一样,能盖的地方太多了。
几乎只要是有条路通水电就能盖,山间河边那些不适合工农的土地更是有的是,谁都会有不利用可惜的感觉,也有盖别墅的冲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别墅用地屡禁不止,小产权更是遍地开花,检查起来也是难度极大。
只要是想盖,个把月的时间就能让建筑成型,剩下的无非是装修绿化而已,慢慢来。
所以一直到20234年,禁墅令发了不知多少道,但看看市场上,依然是层出不穷地推出别墅产品。
而且就算不是别墅用地,那容积率和建筑形式也是可以调整的。
经常的一大块土地中,开发商把高楼的容积率增加,挪出土地来改联排叠拼一类的,虽然不是独栋,但仍然能满足一些人住别墅的心态。
这种房子虽然住着未必舒服,但心理感受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首先记住这一点,虽然别墅是物以稀为贵,但如果不是真的稀缺,那也就真的贵不起来。
就算当时能贵起来,这所谓的贵,也长久不了。
3接着说流水账,直接跳到1998年吧,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首先前一年是香港回归,同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索罗斯在击垮泰韩等国之后闪击香港,逼得中央出手才救香港于大厦将倾之时。
面对经济危机,1998年3月,朱总理顶住了巨大的压力说了一句话:确保经济增长8%,通胀3%,确保人民币不贬值。
这是对世界的宣言,是对亚洲各国的承诺,大国总理的气度,中国的精神。
但是,经济危机的冲击力惊人的,中国出口受阻,内需不足,投资也乏力,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一年,到中国的投资者明显减少了,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自顾不暇,到处都是哀鸿遍野。
来的有钱人少了,高档房子也就不好租了呗,两年时间,几乎所有房产的租金回报率都跌到了5%左右。
虽然今天看起来还是很高,但在当年来说,已经是没有了暴利。
那一年,在朱总理领导下中国进行了深度改革,开源节流。
节流就是让国企工人下岗呗,几年时间,4000万工人下岗,为了改革做出了牺牲。
开源其中一项就是停止福利分房,住宅商品化正式成为房地产的主流。
那几年房子多了,但是也就不好卖了。
公寓市场到2001年几乎崩盘,别墅也恨不得半年卖不出去一套,价格自然也就涨不上去了。
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楼市正式启动,房价开始了快速上涨。
尤其是2005年秋天之后,绝对就是暴涨,一年翻一番地暴涨。
但从此时起,楼市的主力军就成了普宅,别墅和其他豪宅可以说很吸引眼球,动不动就出个爆款,但已经和大盘走势基本无关了。
到这儿进入主题,也就是说,自从别墅等豪宅不再是楼市投资的主流之后,这类产品就彻底从投资转为了消费,至少是以消费为主。
4估计很多人不理解这物以稀为贵吗,既然高端商品是稀缺的,应该最保值最有升值性啊?是否稀缺真的是个相对的概念,得看真正的需求有多少。
齐白石和毕加索一辈子都画了3万幅画,按说不稀缺,可想要的人太多,所以动辄拍卖上亿。
我花了一辈子就画了一幅画,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很稀缺吧,但没人要,一分钱都不值。
香港为什么别墅很值钱,升值很好?因为严控别墅用地,几乎就没有增量。
那在仅有这些存量的情况下,自然保值还升值,甚至超过普宅。
这是富豪们利用制度在维护自己的资产,制度是为他们服务的。
香港的开发商几乎就是四大家族那几家,他们完全控制了供应量,哪怕是有任何政策都要通过他们来实行。
那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发生金融危机那样的系统性风险,否则都能通过手段来控制。
于是他们人为的制造豪宅的稀缺,商品也自然保值得多。
而中国呢,北京呢?别墅体量太过庞大了,无数的力量在左右着市场,干扰着供需。
只要见到暴利就有人来插足,谁也做不到完全掌控,甚至哪怕是小众商品都做不到主导。
而别墅和豪宅虽然很贵很暴利,但在城市用地是很小的一块,在郊区又是土地不值钱,所以不会引发太大的争议,稀里糊涂的就能出现n多的项目。
当然,数量多也无所谓,普宅的供应量更大,升值不是一直很好吗。
所以主要还是要看需求,只要需求够多,那有多少商品都算是稀缺。
可别墅在北京,至今还算是小众商品,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行。
可以说这是所有人的理想,但在现阶段,意愿真正拥有的人并不是主流。
别墅当然住得很舒服,但总价高、交通远、物业费贵、打扫麻烦、夏天蚊虫多等劣势也是现实存在。
很多人虽然买得起,但不愿意为此而花费太多的财力和时间精力,索性只是远观,而不愿亵玩焉,占有不如欣赏。
这就造成什么?造成别墅和豪宅的流动性非常的弱,想出手时除非是特别的低于市场价,否则想快速脱手很难。
这说明供需关系的矛盾并不突出,自然难以做到投资性和保值升值。
5还是拿娶媳妇来打个比方吧,普通住宅就是普通女人,或有小家碧玉,或有大家闺秀,甭管什么人都是吃苦耐劳的居多。
普通人娶媳妇都想的是过普通日子,那过日子是什么啊?柴米油盐热炕头呗,教养孩子孝敬父母,都是这点儿平常事儿。
而别墅相当于什么?名媛。
社交属性大于居家过日子。
那这日子过的就不太普通了,一般人娶不起。
就算娶得起,过日子的消费也比较高,很多人心疼。
那索性就还是怀抱梦想的欣赏吧,毕竟不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可以参照白居易的《琵琶行》,那就是名媛的人生轨迹。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是名媛年轻的时候,初出春闺,艳惊四座。
然后呢,自然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这就是别墅应有的待遇,豪富争风,追求者众多,百帛千金也要拥美人入怀。
再然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就是别墅中应有的生活,至少比普通家庭花销要破费的多。
但是呢,“秋月春风等闲度”,渐渐的,“暮去朝来颜色故”。
别墅老了,成二手的了,导致的是什么?“门前冷落鞍马稀”。
这时小沈阳蹦出来问了一句捧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所有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富人财力达到了更是如此。
江湖上永远有新名媛出道儿,豪富新贵自然去追捧更新更时尚的。
可即便是名媛老了,普通人也追求不起,或不愿追求。
因为名媛接受不了“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生活,所以只能任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吧。
别墅就是这种情况,看上去似乎很稀缺,实际上推陈出新的有的是。
可追求的起的人并不多,北京没那么多有钱人,舍得日常高额花费的更少,那这种小众产品就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转。
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非大众商品且供应量巨大,那流动性就很弱,价格也就很难抬高。
6所以,买别墅这种产品要转变心态。
房子是用来住的,得用消费的心理来对待才合适。
这就相当于豪车游艇私人飞机,是阶层到了之后的必须品,不指望着挣钱,只是消费享受。
买别墅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圈层体验,是社交货币,但并不是很好的投资品,至少在现阶段还不是。
当然,如果过些年北京人都有钱了,别墅成了大众消费品了,那自然也就成了主流,价格涨跌就是大盘,和欧美一样。
再或者跟香港似的,绝对的严控新别墅用地,那只有存量的产品也就真的稀缺了,或许价值上涨。
但这些情况在现在的北京还做不到,因此价格也就跟不上普宅大盘。
仅供参考。
目录
- 1 澳门Baccarat向我展示贝丝互联网赌场
- 2 拉斯维加斯老虎机法律蝙蝠侠托托推荐温温
- 3 欢乐谷的景点
- ▪ 内蒙古科技厅
- ▪ 7个老虎机蒸汽赌场像龙
- 4 蝴蝶app苹果下载
- ▪ 女的张开腿让男生桶出水
- ▪ 海外赌场向我展示轮盘赌跑步游戏
- 5 杏耀在线注册
- 6 轮盘赌100赢了100次胜利,收取收费巴卡拉特游戏
- ▪ 18jack备用入口
- ▪ 人妻熟女制服丝袜春日
- ▪ 赌场老虎机如何存入188 BET
- 7 重味sm虐打
- ▪ 她在洗澡10p
- ▪ 薰衣草种类及图片大全
- ▪ 在线老虎机推荐J88 YouTube系列
- ▪ 免费A级毛片高多清视频不卡
- ▪ 杏耀客服地址电话
- 8 藤萍作品集
- ▪ 二十一点计数计划澳门赌场大奖
- ▪ Lotus Baccarama Kao Baccarat旅行
- ▪ 178动漫
- ▪ 一男N女纯肉高H文
- ▪ 一切从三生三世开始
- ▪ 向日葵污版视频下载
- ▪ 读重庆南开中学初中的楼盘
- ▪ 色束缚系列
- 9 英雄无敌2手机版单机
- ▪ 泰国艳星NongNat种子
- ▪ 风尘侠士
-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 10 贝丝365虚拟足球结果
- ▪ Yong Casino验证例行下注
- ▪ 新优惠券赌场网球博彩网站
- ▪ 小科科app软件网站免费
- ▪ 武藤篮子
双边博彩方法赌场muktu验证小米 《双边博彩方法赌场muktu验证小米 》由来
编辑双边博彩方法赌场muktu验证小米 《双边博彩方法赌场muktu验证小米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