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如何发力?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制造业继续向高端扎实迈进,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
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
展望2023年,我国将着力打好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三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基础,努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
“硬科技”成主基调“从2023年数据看,发展具有硬科技、硬产品的制造业成为主基调。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动力十足。
”赛迪集团总经理、赛迪顾问总裁秦海林说。
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8.6%,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
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
202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5%,有力支撑了工业增长稳步回升。
多数细分行业呈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微型计算机设备等主要产品增速分别高达44.9%、42.1%、22.3%。
同时,金融服务高技术制造业的能力也在稳步提高。
数据显示,2023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2.8%,全年新增3643亿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经过持续努力和投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动力的培育进入了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23年,我国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5G+工业互联网”已在十大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创新应用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
“制造业投资比重和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化、升级型新兴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田玉龙说。
智能制造是关键一招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何能取得较大提升?秦海林认为,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围绕工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规划引领性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领域的前瞻布局,更加凸显了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指向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共识,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逐年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建设了一批制造业企业牵头的重点攻关项目。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中铁工业通过浪潮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打造了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进5G技术,以钢桥梁重要部件——顶板单元生产线为试点,建设5G智能车间,实现了从“粗放式工厂”向“数字化透明化工厂”转变、从创新生产向网络化协同转变,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10%,综合成本下降了5%。
值得注意的是,“隐形冠军”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点。
“近3年来,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
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产业链锻长补短的关键支撑。
”秦海林说。
继续锻长板补短板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产业门类齐全,企业配套好,这是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但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必须加快补齐这一短板。
2023年,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要打好三大基础: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
“要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作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任务,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软件等瓶颈短板,启动一批产业化工程化攻关项目。
”肖亚庆说。
二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已建设2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家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带动各地培育建设203家省级中心,有效健全了制造业创新体系,增强了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2023年,我国还将加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设力度,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升级、提质、增效,加大力度提振制造业投资,使产业链完整性、韧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田玉龙说。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肖亚庆表示,2023年,将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
同时,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188105036859(微信同号)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如何发力?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制造业继续向高端扎实迈进,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
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
展望2023年,我国将着力打好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三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基础,努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
“硬科技”成主基调“从2023年数据看,发展具有硬科技、硬产品的制造业成为主基调。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动力十足。
”赛迪集团总经理、赛迪顾问总裁秦海林说。
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8.6%,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
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
202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5%,有力支撑了工业增长稳步回升。
多数细分行业呈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微型计算机设备等主要产品增速分别高达44.9%、42.1%、22.3%。
同时,金融服务高技术制造业的能力也在稳步提高。
数据显示,2023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2.8%,全年新增3643亿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经过持续努力和投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动力的培育进入了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23年,我国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5G+工业互联网”已在十大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创新应用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
“制造业投资比重和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化、升级型新兴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田玉龙说。
智能制造是关键一招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何能取得较大提升?秦海林认为,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围绕工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规划引领性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领域的前瞻布局,更加凸显了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指向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共识,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逐年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建设了一批制造业企业牵头的重点攻关项目。
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中铁工业通过浪潮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打造了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进5G技术,以钢桥梁重要部件——顶板单元生产线为试点,建设5G智能车间,实现了从“粗放式工厂”向“数字化透明化工厂”转变、从创新生产向网络化协同转变,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10%,综合成本下降了5%。
值得注意的是,“隐形冠军”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点。
“近3年来,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
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产业链锻长补短的关键支撑。
”秦海林说。
继续锻长板补短板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产业门类齐全,企业配套好,这是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但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必须加快补齐这一短板。
2023年,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要打好三大基础: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
“要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作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任务,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软件等瓶颈短板,启动一批产业化工程化攻关项目。
”肖亚庆说。
二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已建设2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家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带动各地培育建设203家省级中心,有效健全了制造业创新体系,增强了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2023年,我国还将加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设力度,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升级、提质、增效,加大力度提振制造业投资,使产业链完整性、韧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田玉龙说。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肖亚庆表示,2023年,将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
同时,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188105036859(微信同号)
目录
- 1 电影停不了的爱
- 2 香帅传奇
- 3 日本欧美纯爱电影在线播放
- ▪ yellow在线视频高清观看大全
- ▪ 小姪女又嫩又紧h
- 4 护士在线观看
- ▪ 恋丝足图
- ▪ 雪山飞狐聂远版
- 5 东陵大盗4
- 6 爱情岛论坛首页永久人口
- ▪ 夜色在线观看完整版
- ▪ 孟广美电影
- ▪ 霜花店朕的男人
- 7 福利视频导航
- ▪ 校花驾到之极品校花电影
- ▪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 看着镜子我们怎么进去的
- ▪ 怀孕女子还有2个月生产仍送外卖
- ▪ 灵动鬼影实录3
- 8 国色天香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 ▪ 高清不卡一二三区免费
- ▪ 亚洲不卡
- ▪ 开车越往下越疼的那种
- ▪ bdsm中国版捆绑视频
- ▪ av片下载
- ▪ 小小飞虎队
- ▪ 风月影视
- ▪ 泳衣外贸采购平台
- 9 美美的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 久久精品毛片
- ▪ 野花电影网
- ▪ 环太平洋怪兽图鉴
- 10 色色色好看
- ▪ 三级电影大全
- ▪ 杨洋演过所有的电视剧
- ▪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 ▪ 财神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 ▪ 小bbwbbwbbwbbwbbw
- 11 经常请吃饭的理事大人
- ▪ www.cccc11.com
- ▪ 欧美精品第一页
- ▪ YASEE亚瑟中文最新
- ▪ 乱肉合集(二)
- ▪ 上锁的房间免费观看
- 12 保罗高清在线观看
- 13 原来的神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 14 《女巫》电影
纸之月《纸之月》由来
编辑纸之月《纸之月》起源